在某部门任助理的42岁的王姐,则十句话中有九句是聊自己两岁的儿子,过去她准备做丁克一族。
市委书记杨亚林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并作总结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就2019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做好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报告。要聚焦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把脱贫摘帽与改善村庄面貌、改变群众精神面貌相结合,领导示范、干部带头、全面发动、全民参与,打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人海战。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纪委委员和市监委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部分担任过副厅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代表、市第四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2019年度计划脱贫出列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列席了会议。要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要多措并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47人、市委候补委员12人。
要按照查户籍对学籍、查学籍对学生、以实际对系统、以系统对责任两查四对要求,坚持摸清家底、依法处置、规范责任、动态管理四步走,全面抓实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全会充分肯定了2019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2017年,昭通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行动全面启动,通过实施四重保障措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按病种、分批次对罹患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的病痛疾苦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救治对象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降至10%以内,提高其生活质量。
小病不出村的目标,终于在乌蒙山区成为现实。三市通过挂职锻炼、医院结对帮扶等措施重点帮扶昭通卫生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卫生行政管理、科研扶持等多个方面。这一年来,林静雅医生兢兢业业,带着当地医生手把手讲解示范示妇科手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妇科。像这样感人的故事,正在健康扶贫的工作中不断上演。
韩清虎回到昭通治疗后,妻子也辞掉了广东的工作,回到鲁甸种植花椒,维持全家的生活。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2016年11月,广东省中山市、东莞市与昭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在这个新技术对我伤口保护的比较好,身体恢复也理想,简单的轻活都能干了。有一天我看到一个70多岁的衣衫褴褛的老人坐在县医院门口,他早上就从家里出发,下午四点才赶到医院看病,儿女都外出打工,没有人陪伴。韩清虎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做透析,而且通过大病救治保障政策,原550元/ 次的透析费用,韩清虎个人只需自付17.2元。
她向记者说道,我们家有三个孩子都在外打工,我在家种植花椒,维持生活不成问题。原本支医工作一年期限已到,她又主动申请延长一年。东西携手,不仅有力量,更有温度(林静雅医生给患者看病)东莞医生林静雅:我能力有限,但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巧家妇科工作带出成效。133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走进昭阳区洒渔镇联合村,除了看到漫山遍野的的苹果园,宽阔的街道和崭新整洁的民居,还有一栋格外显眼的卫生室。
大病不再是不可承受之重(巧家县人民医院医生给患者做手术)埂底村村民韩清虎:感谢大病医疗政策,让我们农村人得了大实惠。昭通市是云南省农业人口大市,健康扶贫是昭通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在岗乡村医生4653人,为群众健康贴身守护。水富市太平镇太平村卫生室医生周艳:家庭医生会经常下乡对治慢性病、大病管理患者进行随访,健康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体检和随访,给村民普及健康知识。
目前,群众在村卫生室,既能做小病诊疗和简单的身体检查,还能提供针灸、拔罐等5类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所以我下定决心多留一年,把这里的妇科工作带起来。近年来,昭通市通过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巧家县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不管医生还是患者,对妇科缺乏认识,很多可以预防的妇科疾病她们拖到病变了才来做检查,而医院又缺乏妇检设备。每个村卫生室配备4—5名村医,村医常驻村里,白天在岗坐诊,即使夜里有人看病,几分钟就能赶到。2019年以来,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2种,在38名市级专家组分片包县日常指导基础上,增派来自上海市、昆明市、省级、市级三级医院专家87人驻点,为县(市区)定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现在部分新技术和新项目还不成熟,我走了有些手术无法开展,而且我还没成家,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所以主动申请留下来,为这个地方尽我绵薄之力。2017年通过东西部帮扶援建,联合村有了如今2层的洋房卫生室,总面积200多平米,设置有门诊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公共卫生服务室、中医诊疗室,医疗设备全部按标准配备。
为进一步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昭通市卫健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神。2014年在广东打工,诊断出患有尿毒症,由于外地医疗费用较高无法承担,转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49岁的韩清虎,家住在昭通市鲁甸县梭山镇埂底村。我眼泪止不住的流……这里的情况比我想象的糟糕,这里的老百姓看病太不容易了
这一年来,林静雅医生兢兢业业,带着当地医生手把手讲解示范示妇科手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妇科。现在这个新技术对我伤口保护的比较好,身体恢复也理想,简单的轻活都能干了。近年来,昭通市通过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7月,全市已救治大病患者24745人,救治率达96.17%。
在林静雅医生的大力推动下,巧家县人民医院还引进了宫腔镜检查和宫颈HPV(人乳头瘤病毒)、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等技术设备。49岁的韩清虎,家住在昭通市鲁甸县梭山镇埂底村。
现在部分新技术和新项目还不成熟,我走了有些手术无法开展,而且我还没成家,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所以主动申请留下来,为这个地方尽我绵薄之力。昭通健康扶贫正破冰前行,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冲刺。
我们认为,健康扶贫不能只关注小数点,要统筹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健康扶贫要扶在真抓实干的行动上,不要扶在应付考核的墙纸上。跨越1000公里的帮扶,帮助解决了昭通医疗卫生最核心的人才、技术问题,也让我们感受到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情谊绵长。
目前,群众在村卫生室,既能做小病诊疗和简单的身体检查,还能提供针灸、拔罐等5类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昭通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像这样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昭通现有1336个,已覆盖到每一个边远村寨。2019年以来,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2种,在38名市级专家组分片包县日常指导基础上,增派来自上海市、昆明市、省级、市级三级医院专家87人驻点,为县(市区)定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回想起刚来昭通的日子,林静雅医生不禁声音颤抖,热泪盈眶,她不是因为工作艰苦而委屈,而是深感昭通偏远山区群众看病如此之难。2018年8月20日,34岁的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妇科医生林静雅接到来昭通对口支医的通知,不到一个星期,她就仓促告别家人、同事,踏上了来昭通巧家的路。
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从上世纪90年代沿用20多年,无法满足日常医疗需求。水富市太平镇太平村卫生室医生周艳:家庭医生会经常下乡对治慢性病、大病管理患者进行随访,健康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体检和随访,给村民普及健康知识。
为进一步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昭通市卫健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神。(洒渔镇联合村卫生室)洒渔镇卫生院院长王从荣告诉记者,联合村下辖9600多人口,过去是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2016年实现脱贫出列。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